第二章 杜荷改变大唐的决策(中)-《大唐盗帅》


    第(2/3)页

    杜荷微微一笑,并不感到意外,魏征在唐朝是力主不战的官员,认为避战发展才是强国的硬道理。

    这外交部的建立,预示着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会以外交为主,魏征自然是鼎力支持。

    只是他没有了解杜荷的深意,外交部的建立并非为了避战,反而是为了开战,以远交近攻的策略一边与对大唐发展有利的国家交往,结盟”开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经济,以壮大自身,另一边用这些经济发展扩充军备,开拓疆土”并不是一味的用外交来避战,那是极其软弱的行为,与杜荷好战的本性不符。

    不过魏征的同意,让外交部的成立没有了悬念,有唐朝影响力最大的三位宰相的支持”根本就不存在有反对的意见。

    魏征的认可对己有利,杜荷也没有详细说明,任由如此了。

    李世民对于杜荷心里的小九九却知道的一清二楚,两人都是属于好战型的人物,都有开拓疆土,扬威异域的宏图大志,平时闲聊的时候也不止一次谈到开疆扩土的事情。杜荷也不止一次表示要当霍去病。说其主和,李世民第一个不信。

    “联也姿得小杜爱卿所言极是,这组建外交部与我大唐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不过外交部这个名字不够贴切”就改作纵横司吧!”李世民是一个完美完美主义者,对于一个名号也很讲究的。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策瓣之士始于纵横纵横学说而乃我华夏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司恰当得体,陛下圣明!”,谁说名臣不拍马屁,魏征这马屁拍起来不但有文化,而且还特别的香。

    李世民得意的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杜荷心底郁闷”这就是差距啊,李世民只不过是起了一个名字就能够得到“圣明,二字,想法子的自己,怎么就没人称赞了?

    李世民接着道:“小杜爱卿在奏章上说开发江南的第二点在于百姓,这个联理解。人口即是繁华的象征,想要开发江南,扩充江南的人口至关重要,只是关于这点并不容易。””

    古人恋家,对于家乡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这就跟后世的身份一样,后世人介绍自己先介绍自己的职位,名片后缀,将自己的身份地位写的详详细细,生怕别人不知道”而古人则是重点介绍家乡,他们大多先说自己是哪里哪里的人,然后再来通报自己的姓名。

    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家乡的重视。

    江南人口少,想要扩充人口唯一的方法就是迁途百姓,让百姓背井离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处理不好,甚至有激发民变的可能。

    杜荷道:“关于这点,臣也有过考虑。觉得强行迁途不可取,但可以利诱,大致方法包含两点:通过减免税收,吸引商人的入住,商人一多,经济必然上升。其次开垦良田,江南水资源极其丰富,未开荒的肥地沃土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将肥地沃土开垦起来,廉价租于百姓,可吸引百姓入住。只要方法把握适度,不愁百姓不受吸引。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好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魏征微微笑道:“小杜大人此举不但抓住了百姓的心底,还针对我大唐少粮的处境做出了相对的考虑,值得一用。不过此举效果有些缓慢,短期内难有很大的成效,魏某实话实杜大人还望见谅。””

    杜荷报以一个微笑”并不生气,其实有此弊端他早已知道,只是一时间想不出更加有效的办法,遂道:“魏相说的,小子也有考虑,只是除此之外,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