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想办法-《天兵在1917》


    第(2/3)页

    这就是公然打脸了,尤其是铁木辛哥说完之后,鸟都不鸟图哈切夫斯基直接摔门而去。那是让图哈切夫斯基脸上火辣辣的疼的。

    不过图哈切夫斯基还是忍住了,因为他暂时确实拿铁木辛哥没办法,谁让军委认可铁木辛哥的指挥能力呢。而且对图哈切夫斯基来说,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达到目的,只要把原本属于佯攻集群的物资拿到手就行了。反正只要主攻集群打开了局面成功为基辅解围。今后有的是时间去收拾铁木辛哥。

    所以很自然的,他又下达了一条新命令:“佯攻集群原地待命转入防御,而主攻集群向南调动,沿基辅至普里卢基的公路向前攻击前进。”

    这道命令说白了,就是让普里卢基的佯攻部队让出路,也等于是是否定了战前制定的主攻诺索夫卡的计划。

    对此特里安达菲洛夫不无嘲讽的说道:“之前告诉他,最好主攻普里卢基或者格列标恩卡,但他不听,现在打了一半,又让主攻部队撤下来。重新从普里卢基发起进攻,哼!这不是瞎折腾么!”

    确实很折腾,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新命令,普里卢基的红军将北上顶替原本主攻部队的空缺,将曼施坦因的部队钉在原地,而主攻部队则南下代替他们发动进攻。

    请注意,这种调动涉及到至少三个集团军,而且还是在同敌人发生直接接触的同时进行调动,很有可能引发混乱!

    实际上调动刚刚开始,部队就乱了。南下的北上的部队挤成一团,让原本就很恶劣的交通状况变得不可收拾。幸亏德军还没有做好反击准备,没有能力进行反攻,否则就是这一下就能让战场上的主动权立刻易手。接下来红军别说维持攻势,能守住阵地都得谢天谢地。

    不过这场混乱也不是没给德军带来好处,首先曼施坦因那里的压力全无,不需要增援他也能守住阵地,相反红军的混乱还给了德军更多巩固阵地的时间,在那几天中。德军疯狂的抢修阵地,让防线变得更加坚固了。

    这么说吧,图哈切夫斯基原本是准备换个地方再试试手气,但是在他换手的时候,德军却变得更加难缠了,这也直接导致了他的调整完全没有效果。普里卢基的交通情况虽然比诺索夫卡好,但也达不到天差地别的层次。地面依然泥泞,天气也依然不理想,而且德军还变得更强了,你说他怎么可能打开局面?

    当红军恢复进攻之后,表现甚至还不如诺索夫卡,刚刚发起进攻前进了不到两公里就被德军直接打回去了。图哈切夫斯基的调整一开始就宣告失败了。

    “我早就说过,按照他的打法一点儿戏都没有。”铁木辛哥开始说风凉话了。“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调整兵力配置,而是换一个更称职的总参谋长,有他在,我们一辈子都不可能打翻身仗!”

    沙波什尼科夫没有说话,因为他基本同意铁木辛哥的意见,对图哈切夫斯基他也是早就绝望了,甚至都懒得多说什么了。比如在这次解围战役中,作为乌克兰方面军的司令员,战场指挥不要说得让他全权负责,至少也得给他留相当的自主权吧?

    实际上呢?实际上就是图哈切夫斯基一言堂,他不光剥夺了沙波什尼科夫指挥的权力,仅仅命令沙波什尼科夫负责基辅的城防工作,甚至都剥夺了他的建议权。堂堂乌克兰方面军的司令员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酱油党,你说说这算什么?

    被剥夺指挥权的不光是沙波什尼科夫,特里安达菲洛夫作为莫斯科中央军区司令员和白俄罗斯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也被剥夺了指挥权,仅仅负责后勤和有一定的建议权,那存在感也是相当的低。

    总而言之,这场战役就是图哈切夫斯基一个人的独角戏,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此,指挥员们是敢怒不敢言,谁让托洛茨基下了那么一道严厉地指示呢?

    对于当前这种蛋疼的局面。铁木辛哥和沙波什尼科夫一个是抱怨连连,另一个责任沉默以待,但这都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是图哈切夫斯基一手遮天,他们实在没辙啊!

    真的没辙吗?不见得。有人就觉得有办法。这个人就是朱可夫。

    “我认为米哈伊尔同志的调整也不是完全不利的,”朱可夫压制着心中兴奋,有点小激动的说道:“经过这番调整,德军不可不能不明白我军的主攻方向,我认为接下来德军会向普里卢基方向调动。如果我佯攻集群保持足够的低调,那么德军的主力将被吸引往北面,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道理很深奥吗?一点都不深奥。那为什么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想不到呢?不是他们想不到,实际上他们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性。但是他们认为这很难实现。

    为什么?谁让挨千刀的图哈切夫斯基将绝大部分补给都抽调给了主攻集群,南边的佯攻集群真心只能算打酱油的,甚至还不如。这么说吧,佯攻集群如今除了能吃饱肚子之外,弹药、油料都是用一点少一点,图哈切夫斯基是绝对不会多划拨一点给他们的。

    这样的情况怎么打仗?毕竟德军又不是豆腐做的。但是朱可夫认为。不是没有空子可钻的。什么空子呢?就是基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