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晚他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不留神摔了个狗吃屎,原以为没人看见,却被那该死的王贤拿来大说特说。 唐寅在信里面白纸黑字替他背书,有这封信,他就能由黑转白,一举翻身,倒打王贤一耙,说他污蔑造谣,不当面道歉,还他赵延年一个清白,王贤便等着身败名裂。 端午节唐寅生辰,邀请他到六如居小聚? 去,天崩地裂他也要去,唐寅那么给面子,不去,赵延年忝为人友。 叫小厮回了五月五的邀约。 「少爷不赴大表少爷的约,夫人会不高兴的。」 国子监学正官职不高,但赵延年的母亲,与知府翁彦国的正妻杨氏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杨氏十分疼爱这个小她九岁的庶妹,两家往来密切。 「母亲那我会去说,表哥也不怪我的。」 没有人能阻止赵延年到六如居。 小厮还要再劝,赵延年抬脚踹了小厮,小厮差点倒地,这才唯唯诺诺答应退下。 「越来越不象话了,连我的事也想管。」 赵延年没好气碎念,继续读唐寅的信。 信是长信,足足有六张之多,道完谢,唐寅从最近阅读的书卷谈起,慢慢提及陈东拿着玉堂春为江南百姓请命,感佩陈东机智、胆色,对北方士子的果敢无畏赞叹有加,欣喜玉堂春能为除贼贡献一份力量。 整封信里没有对南方士子有任何贬抑,没有劝进赵延年效仿陈东,建立一番功业,平铺直述说出自己的看法。 潜移默化在赵延年心中埋下一颗北不如南的种子,灌注他赵延年不比陈东差不少的想法。 赵延年越读越感慨,一股炙灼、浩大的热气堵在胸口,烫得他肺疼,为了喘口气,他到厅里见华掌柜,亲口说,端午一定会到六如居赴宴。 等华掌柜离开,一个人又回到书房将信看了一遍。 南不如北,这是事实,江南安逸的日子,耗光读书人的血性,上回北上勤王,他们一群人刚上城墙,一只羽箭从头上飞过,七、八个人惊吓得摔倒在地,他自己就是其中一个,隔天摸着鼻子,偷偷搭船回江宁。 赵延年有自知之明,跟陈东比,他连提陈东提鞋也不配。 现在陈东打个喷嚏,汴京都会摇震,宰相大臣看见他要给三分面子,今上也拿他无可奈何。 唐寅的赞美,他当之有愧,像是满身罪恶的人,一靠近圣洁的光芒便会痛刺难忍。 折好收妥,便不再去看它。 夜深,赵延年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小厮搬了几块冰进屋消暑,依然没用。 赵延年起身,嫌热,把睡在怀里一丝不挂的小妾赶走,要小厮点灯。 枯坐了半个时辰后,赵延年拿起唐寅的信,将感谢他侠肝义胆的那几张抽出,只看关于时政的感触,陈东和北方士子的忠烈。 一遍、两遍…… ……五遍、六遍。 ……十遍、十一遍。 一遍又一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