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才有了鸿都门学崛起西南,甚至已经可以和天下那些名声斐然的书院媲美,比如昔日的太学,人才辈出的颍川学院,荆州儒家圣地的鹿门山学院 不过除了蔡邕之外,鸿都门学还有不少名声不错的大儒。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这些年,牧景在鸿都门学上的投注,可不少,除了南中的鸿都门学之外,其他的鸿都门学,都是牧景挂着蔡邕的狗头,卖的羊肉。 而刘越,刘松溪,算是鸿都门学的元老,也是这么多年来,最专注鸿都门学教育的人,不管牧景还是蔡邕,都只是利用的影响力。 可论真正的教育,谁也没有刘越上心。 不过刘越在士林之中,名声不算很大,因为他教的是易学科,鸿都门学一般情况之下,有三大主学科的,文学科,易学科,杂学科。 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文学课的,儒学为根,仕途为主,这是潮流,暂时来说,即使是牧景,也无法改变的一个时代格局。 不过这些年在牧景的大力发展之后,易学科和杂学科的发展也很凶猛的。 这是一个需求关系。 以前读书,除了出仕途,基本上已经没有其他路了,但凡读书人,都想着当官,哪里有这这么多的官位啊。 可现在不一样了,读书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商道盛行,账房需求很大,科技盛行,易学科和杂学科的知识能派上用上。 有需要,就有应求,读书自然就有了动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