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整军 三-《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3/3)页

    所以,不管如何,孟获必须要离开如今的位置,放弃对南蛮将士的控制权,不然日后他不会有好果子吃。

    哪怕牧景对他有信任,也会有无数次的怀疑,这是人性。

    “末将明白了!”

    孟获有些苦涩。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真正的想要他接受,他却有些难以接受,毕竟,他可是南蛮的王。

    “你还有时间去想!”

    牧景道:“各军将领,接到军令,都会陆陆续续赶来渝都,到时候一起做出整改,这些天,你就在渝都,好好想想,我不要求你一定接受,但是孟获,眼光放长远一点,或许退一步,对你来说,是一件好事,并非坏事,而且东州军,也是一个不错的舞台,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剥夺你的军权,你是一员大将,我更希望你能建功立业,将来青史留名!”

    “是!”

    孟获深呼吸一口气,他很清楚,牧景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足以表出了他的诚意,他也不是不信任自己,这么一想,还是有些安慰的。

    可心里面终究是难受。

    ……………………

    孟获离开了枢密院,直接去了驿站。

    而枢密院之中,黄忠却忍不住对牧景抱怨:“主公,你这话说的太直白了,不怕他心有抱怨之意啊!”

    “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办法沟通!”

    牧景轻声的道:“如果面对胡昭这些人,就要兜圈子,兜的越远,越好,可对上孟获这些人,哪怕他们有心思,心思都是直的,我们兜的太远,他们想不明白,反而会得到一个不好的效果,以为我们在卸磨杀驴,这就不好了!”

    “倒是!”

    黄忠想想,却不得不认为,牧景这话,说的在理,比如他,他可不会好像胡昭戏志才那样,花费无数的脑细胞,去揣摩牧景话里面是不是有其他的意思,而是认为牧景怎么说,就怎么去想的。

    “这一关,他始终要过了!”牧景叹气道:“我们的确不太地道,按道理来说,他们又不犯错,又不谋反,兢兢业业,为我明侯府征战,建功立业,也算是有功之将,可即使如此,该做的还是要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战争,是赌不起的,宁可我们卑劣一点,也要保住这太平,我们是退不得半步的,只能让他们退一步,日后多给蛮族一些补偿便是了!”

    政治从来没有仁义。

    只有利益。

    对蛮族,施以仁政,那是手段,可必须的制衡,一定要有,不然的话,你对他们的好,他们将会变得理所当然,反你也是一念之间而已。

    “我就怕孟获想不通!”

    黄忠道:“将心比心,失去了对蛮族将士的控制,等于是拱手把蛮族兵权交出来了,要是我,我肯定要挣扎一下!”

    “那就让他挣扎一下!”牧景平静的道:“机会我会给他的,只要他不越过底线,我就当看不到,让他去闹!”

    “会不会影响我们整顿各军的军务情况?”

    “尽量压住!”牧景道:“即使有所影响,那也无可奈何,该做的还是要做,他们该闹的也让他们去闹,本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明白了!”

    黄忠深呼吸了一口气,他也算是了解牧景,既然牧景已经决断了,其实很多事情,是改变不了的。

    …………

    在整军的风波蔓延开来的时候,明侯府也传出了一个喜讯。

    明侯牧景,将会在三个月之后,纳朝廷前司徒,王允留下来的孤女,还有荆州大儒黄承彦小女为妾室。

    牧景非一人。

    乃关乎西南千万百姓的福祉。

    他的喜事。

    等于整个西南的喜事。

    这消息,传的很快,不用几日时间,甚至连天下都知道了。

    要知道,王允的声望,尚在蔡邕之上,对于士林儒家的影响力,那是可以用肉眼看得到的。

    而荆州黄承彦,也是士林大儒。

    在读书人心中的威望,也是如同巨擘一样的存在了。

    看似只是一个纳妾而已。

    但是透露出来的政治思想,确是牧景要与士林缓和关系的一个信号。

    牧氏起家以来,那是踏着士林的鲜血走过来的。

    当年牧山杀了当今天下第一世家,号称四世三公,士林影响力第一的袁氏一族,就已经注定了牧氏要和读书人分道扬镳了。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

    牧景羽翼已丰,这时候士林明显已经压不住牧景了,如果在不解冻,关系恶化下去,谁都不好过,毕竟读书人只是骨头硬,不是刀枪不入的。

    要是牧景狠下心来,当一次秦始皇,来一次焚书坑儒,那他们就悲催了。

    所以这信号传出来,是让无数读书人都有些欢喜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