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明国渝都,神迹降临,天下诸侯讨伐明国,连番的大战,先是江东,明军先发制人,破长江口和焚建业都,斩吴王孙坚而让吴国大乱。 后战雒阳,面对三军联手,无所畏惧,破周军粮仓,决战城外,击溃周军主力,逼退幽州燕军和中原魏军。 此乃二胜。 最后决杀宛城,宛城这一战,更是胜的可怕,击魏军二十余万主力,斩获粘钩十余万,魏军几乎是全军覆没。 大战至此,天下诸侯却皆兵败明军之手,一个个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然而明军即使大获全胜,也不代表明国就能一统天下,而且这会给明国带来很大的后遗症。 那就是明国表现的太强了。 强到让人害怕。 放在之前的环境之下,汉室虽已经没落,但是诸侯之间,其实大家的实力都是半斤八两的,左右牵制,谁想要一统天下,都得看运气才行。 可在不知不觉之中,明国却表现突出了一个打十个的本事了,直接一国镇他们四国,兵力之强,可伐天下。 自古以来,都是箭射出头鸟。 明国的风头太盛了,明军的战斗力太强了,强到让一众诸侯都有些战战兢兢起来了,所以诸侯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围攻明国。 如果说,一众诸侯之前大家还在心怀鬼胎,未必把明国一个诸侯国放在眼中,哪怕联合,都只是一个形式。 那么现在,已经容不得他们的多想了。 到了这一步的境地,但凡是有点眼力的人都知道,如果他们不能提前打垮明国,那就等着有一天被明国收拾。 然后眼睁睁的看着牧氏夺取天下,明国一统江山。 所以不管是为了公,还是为了私,接下来,如果再有诸侯的联盟,那么这向心力必然会更加凝聚很多,毕竟明军之强已经让他们恐惧了。 这就等于形成了一种明国威胁论,自然而然的就会更加齐心协力一点。 “孤自小与父亲征战沙场,见识天下英雄,这江东霸业,也是我们一手一脚打下来了,我们自问不惧天下群雄,只是怎么也没想到,有一日,我们当集天下之力,方能应对牧明之威胁!” 孙策听着周瑜的分析,心中不由得有些的感概,亦有些情绪低落,不仅仅是父仇难报,更多的是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 “大王,事已至此,明国强势,不要说我们江东,中原之强,亦挡不住,我江东当低调发展,建业都被焚,先王战死,我们早已元气大伤了!” 周瑜提醒说道:“外面情形如何,尚且不致命,可在这江东,有不少人想要大王死的!” “孤知道!”孙策微微眯眼,嘴角有一抹扬起来的冷笑:“他们以为抬举二弟,就能威胁孤,孤虽无父王之威,然而镇住他们,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孙策虽然在战场上有些冒失,但是也是一种战斗风格而已,并不代表他其他方面也会的冒冒失失。 孙坚战死,他在孙坚下葬之后,力压江东而继位,如今乃是吴王,既已经坐上了吴王大王位置,他更能感觉到父亲承受的那种责任压力。 江东无数将士,千万百姓,都在盯着他,他一举一动,一个决策,都要小心翼翼,很多时候会询问张昭张纮周瑜等等人之后,再决定。 一方面,他不愿意让已故的父亲失望,另外一方面,他的性格其实已经被孙坚磨了不少,要是放在几年前,他没有这般稳重,也就是孙坚把他的性格磨平了很多菱角,让他学会的思考。 不然在孙坚战死的时候,建业都起火,他不会选择为建业百姓生死存亡而救火,放弃了明军主力出长江。 登位吴王之后,孙策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当初孙坚承受的压力,不仅仅是来自天下诸侯的威慑,更是来自江东内部的一种无声的压迫。 江东世家门阀,哪怕不能一手遮天,也有能影响大部分江东各郡的民生,经济,农业,甚至能影响军中将领的忠诚。 他们不管对孙坚的强势,还是对孙策的霸道,都略有不满,想要一个听话的君主,所以在无声无息之中,抬举孙权。 无非就是想要拿到江东的控制权而已。 “大王,二王子聪慧,你能看得到的,他也能感觉到,其实我认为,你们兄弟两还得坐下来谈谈比较好!” 周瑜隐晦的提醒说道。 “二弟的确聪慧,可公瑾,他有没有野心,你也清楚!” 孙策笑了笑,道:“由他去吧,他若能把孤拉下马,也是好事,最少证明一点,他比孤更加合适这个位置!” 他叹了一口气:“至于那些人想要利用二弟,有些痴心妄想了,孤无非就是镇住他们,真有一天二弟执权,他们的日子更难过!” 知弟莫若兄,他不认为那些世家门阀能利用孙权,更多的被孙权算计而已,孙仲谋的心,都是黑的,又有几个人算计得过他。 “公瑾,寿春方面,可有的消息?” 孙策突然问。 “大王担心的是……” “明军大败魏军,北上未必,但是拿下汝南,是必然事情,这等机会,牧龙图怎么会错过,一旦他们吃掉汝南,会不会直接杀入我们九江啊?” 孙策担心。 “太史将军已在寿春整兵,此番长江战败,虽然给我军将士很大的打击,但是也给他们知耻而后勇的机会,有太史将军在,明军未必能打的过来!” 周瑜想了想,回答道。 “若孤把征战山越主力调遣回来,北上徐州,进军汝南,可有机会?”孙策突然问,明军虽然打赢了,但是必然也是疲惫状态,吴军还有主力,那就是征战山野的主力,未必没有可能趁虚而入。 “大王想要和明军打?” 周瑜瞳孔变色。 “公瑾,汝可放心,孤不会冲动了,明军屠戮我建业百姓,逼我父自刎而亡,此皆乃血海深仇,当铭记在心!” 孙策想了想,最后还是否决了自己一时的念头,摇摇头,轻声而低沉的道:“唯有增强实力,我们才能有机会报仇,现在打,还是操之过急!” “大王能这般想,那就太好了!” 周瑜松了一口气,他了解孙策的脾气,其实这段时间一直有些担心的,不过现在看来,孙策也在不断的长进,如果孙坚还能撑三五年,或许能有一个更成熟的孙策,更加合格的接班人,不过如今的孙策,也不赖,能压得住心中的怒火之下的孙伯符,将会是一个很可怕的人,他不敢在政务上的天分,大局观的长远,还是在军事上的天赋,都是数一数二的,只要他适应了这个位置,他将会做的比孙坚更好,是能延绵吴国国祚的明主。 “算了,如今我江东当稳,不可冒进,还是先把山越之地给消化了,整顿山越百姓,增强兵力!”孙策虽然有些念头,可还是放弃了北上徐州的机会,一方面不想得罪曹操,另外他也不认为江东现在有取徐州的能力,更不想和明军打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