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蔡相是最合适的!” 刘劲非常直接的说道:“放眼朝廷和天下,也找不出一个比蔡相更合适的人来担当主考官了,而且蔡相人品,天下皆知,若有蔡相主持,方能避免舞弊之事,能安抚士子之心!” “吾亦赞同!” “附议!” “附议!” 众臣纷纷的举手说道。 昭明阁如今一共是九席参政,只有牧景有些无奈,其他人不管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这时候都赞同的蔡邕为主考官。 牧景也预料到这个场面了,蔡老头这个学识,这个威望,加上朝廷右相之地位,还真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更合适主持科举事宜。 “朕也认为,蔡相最合适!” 牧景捏着鼻子认下来了。 倒不是说他不愿意,这是总感觉胡昭那厮给自己挖坑,多少有些被填坑了的感觉。 不过无所谓,他的杀手锏不在这里。 “蔡相主事科举事宜乃是的众望所归,不过蔡相一人,难有作为,科举之事,乃是大明天下之大事,得找几个辅助蔡相!” 牧景道:“教育司主事士燮,此人颇有学识,而且教育司本来就是的主持教化之事,对于出题最有权威性,朕认为,让他为副主考官,负责县考州试之事,应当没问题,而会试,自然是主考官的事情!” “臣赞同!” “此人有才,可执县考州试!” 众臣也知道,这时候牧景提出了等于是交换条件,谁敢挡啊,胡昭都的避其锋芒,保住蔡邕的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牧景最终杀手锏,不在这里,士燮哪能影响蔡邕啊,他还得找个人,压住蔡邕才行了,最少不能让科举偏离自己的航道之外。 “另外,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地方的影响!”这是蒯良说的。 他跑了一趟荆州,又跑回来了,来回折腾的四五天。 算是把牧景交托的事情,办好了。 “士林吗?” 众臣想了想,倒是认为蒯良所说在理,科举之事,乃是招贤纳士之举,地方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人家有才学的人,要是被压住不放出来,你也无可奈何,虽然不缺这么一两个人,但是要是士林联合起来了,让这一次的科举,变得冷冷清清的,朝廷的脸,那都要丢尽了。 考虑地方影响,考虑士林的想法,是必须要的事情。 “蒯相,有何想法?” 有人问蒯良。 “吾认为,科举大考委员会之中,应该增添一些来自士林地方的白身大儒,以视为公正!” 蒯良低沉的道。 “此言有理!” 众人虽然在揣测蒯良的心思,但是却不否认这想法。 “何人合适?”牧景快刀斩乱麻,直接问人选。 “鹿门山书院,司马微院长,颇有能力,学识不凡,教化苍生,大有功勋,可得天下士子之信任!” 蒯良非常直接的举荐。 这时候谁敢反对,那就是得罪了司马微。 司马微不愿意出仕? 那可未必。 只是没有机会而已。 而且科举之事,乃是涉及大明朝的新政,那可是让自己的名字留在青史上的一次机会,司马微怎么可能不心动。 这让胡昭的面容有几分阴沉下来了。 牧景就是牧景。 皇帝的心,不是他能随便猜度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