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亡命徒纪纲-《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2/3)页

    朱棣再不好,但他有胜利的希望,这就足够了,跟着朱允,完全是找死啊!

    “出兵!”

    以蓝玉为首的诸将,一起建议道。

    “出兵!”

    以茹为首的文官,也跟着附和。

    “出兵!”

    齐王、蜀王、代王、宁王,所有的藩王,一起高声大喝。

    

    整个议事厅,全都是这两个字!

    靖难军上下,终于达成了一致。

    朱棣手按宝剑,凝视着远方,突然,他抽出宝剑,劈向眼前的桌案,顿时桌案分成两段!

    “出兵!此战不胜不归!不接受议和,不划疆自守!不除尽奸佞,绝不收兵!”朱棣扫视一眼,最后落到了柳淳身上。

    “柳淳,你看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柳淳的心情也十分激动,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毫无疑问,他们远没有准备好,但是柳淳坚信,此战必胜!

    “王爷,我等以堂堂之师,讨伐奸佞,是顺天应人之举,符合先帝祖训。臣以为应该先派遣使者,南下金陵,痛斥奸佞。”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舆论的重要,还在粮草之上。

    君不见陈琳的一篇讨贼檄文,能把曹丞相吓得浑身冒汗,骆宾王的一篇檄文,能把武媚娘都骂得服气,这就是本事。

    遗憾的是这两位貌似都输了,不过争取舆论的主动权,还是重中之重。而且柳淳这么安排,还有一层用意,现在靖难军一时掉不出那么多兵力,兖州的百姓危在旦夕。

    派遣一个使者过去,正好能恫吓南朝,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争取宝贵的时间。

    朱棣是深以为然,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派谁去合适呢?

    大家伙互相看看,这个人必须口才好,必须有胆子,纵观靖难军,这样的人不少,可大多身居高位,像柳淳、道衍、茹这些人,总不能去充当信使把!

    这时候朱高燧突然站了起来。

    “启禀父王,前不久有一个人名叫纪纲,是山东的秀才,他只身来到北平,想要投靠靖难军,只是苦于无人引荐,此人竟然主动到了儿臣手下,充当苦役。有一次儿臣巡视工地,趁着休息的时候,纪纲跪在儿臣面前,诉说他的经历,想要替父王效力之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