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表笑呵呵地摇了摇头,然后转头就要吩咐人引蔡邕去看书。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刘琦站起身,走到蔡邕面前,对着蔡邕长长作揖,道:“还请伯喈公能够恩允我与昭姬的亲事。” 蔡邕眯起了眼睛,嘴唇哆嗦,脸色似都有些发绿了。 这混小子…… 面对刘琦和蔡琰的当众询问,蔡邕不知当以何种理由拒绝,无奈之下便开始转移话题,想要将事情遮掩过去。 至少先别在大厅广众之下出丑才是。 但偏偏刘伯瑜这小子……居然又将话题给拉了回来! 这是把老夫往悬崖边上逼呀! 偏偏蔡琰也在一旁火上浇油,也不知道这孩子为何现在变的这么不知趣。 “父亲,刘郎是当世人杰,女儿若能嫁于其为妇,实乃今生之幸,还请父亲成全。” 蔡邕定定地看着蔡琰,他此刻少有的生出冲动,着实想狠狠的批评蔡琰两句。 真是女大不中留,这种时刻,你帮着外人挤兑老夫? 但在场的文人儒生有这么多人,蔡邕若是变现的太过专横,怕是会与名受损…… 两个人孩子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该怎么回答? 难道说我因为生刘表的气,就是不要答应你们? 岂非太不像话! 在刘琦和蔡琰的逼迫下,蔡邕必须要给出他们一个结果了。 一个他此刻也有些觉得无奈的结果。 却见蔡邕极为艰难的咧嘴一笑,道:“你们两个既然有此意,又有刘荆州愿与我蔡佳结亲,老夫又岂能不应?且待翌日,咱们两家之人寻媒人牵线,再做定论不迟。” 虽然言语中并未完全肯定这件事,但却已经将基调定下来了。 刘表闻言大喜过往。 而在场的一众士人,则是纷纷向着刘表和刘琦父子道喜。 山阳刘氏与海内名士蔡邕结亲,真可谓是门当户对。 自然是要祝贺的。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