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销路-《红色王座薛向》


    第(2/3)页

    生产的事儿耽搁了,这原材料采购自然也就拖后了。

    “机器早练趁手了,咱们现在就想赶紧生产,哪怕不过年也行,薛书记,不瞒您说,咱们可都听说了,咱的蜀香王不在计划内,要生产东西可困难着呢,就是生产出来了,想卖,恐怕……”

    蒋大为欲言又止,薛老三却是听明白了。

    如今,虽然改革了,开放了,可依旧是计划经济,离市场经济的诞生还差得远。

    蜀香王虽然是公有经济,却在薛老三的干预下,未纳入计划内。

    没有计划内的束缚,自然也就得不得计划内的便利。

    就拿旁的工厂来说,要生产什么,销售什么,都得以计划为先导。

    比如,全年国家需要电视机一万台,上级单位,根据全国的电视机厂的实际情况,将指标下分。

    各电视机厂根据所得指标,做出计划,向上级申报原材料预算。

    上级再根据这原材料,传导给相关生产单位,调配原材料。

    而电视机生产出来后,电视机厂也不担心销路,直接由国家包销。

    从生产到销售,国家全包了!

    当然,这是完美情况下的状态,如今,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都是生产过剩,入不敷出,上级组织也解决不了,各种销售科长满天飞。

    如今的蜀香王,不在体制内,原材料的获得,自然不可能靠体制供给,最重要的是,便连销售,也得自立。

    而时下的各大百货商城,都是国营单位,需要进场,也要指标。

    所以,蜀香王的火锅料,就是再好,这销路也不好打开。

    却说,蒋大为这般一提,薛老三还真上了心。

    实事求是地说,对这个蜀香王,薛老三是抱了绝大期望的。

    毕竟,这是云锦地区,唯一拿得出手的企业,且是他一手促成,自然希望将之打造成云锦的现金奶牛。

    正因如此,厂长一职,他才几番思谋不定。

    今次蒋大为谈及蜀香王的困难,薛老三立时听了真,脑子里飞速思索起了出路。

    诚然,他先前想得简单了,自以为有了绝妙配方,就能产出优良商品,产出这优良商品,就不愁没好销路。

    现在看来,浑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陷入了困境,薛老三自然没了和蒋大为这帮人谈天说地的闲心,勉励了几句,便遣散了众人,转回房内,在床上躺了,开始苦思出路。

    说来,出路是极好想的,无非是到行署轻工业局报备,相信以他薛某人新近威名,干成此事很容易。

    可这一报备,就算纳入计划了,就没了极大的自主权了,而这自主权则又是薛老三极力争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