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理藩寺少卿席达礼笑着回道。 “公以为独尊儒术就能使老百姓像牛马一样听话吗,甚至即便做了哀哀饿殍,也不会杀官造反,而只等着饿死?若如此的话,历朝历代也不会亡国亡社稷了!百姓虽可像牛马一样对待,但不代表百姓就是牛马!把他们逼急了是会成为流寇的,一旦百姓成为流寇,公当应该知道,是什么后果。” 李邦华回了一句,就对刘鸿训拱手道:“下官赞成改革科举制!” “与其禁锢百姓,使其只知大义,不长智慧,不掌专长,那大义只会被其抛弃,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需要智慧,而在遇不平事时知道如何处理可保全自己保全家庭保全国家,在不能耕作时可为工可为匠,而不至于直接成为流民。” “弱民之术的确已不可取!现在天下很缺懂各类技术的官员,唯独不缺儒官,任由这样下去,朝廷只能越来越重用从皇庄社学、卫学、宗学、宫学出来的陛下家臣,而我等传统士子最终还是会被淘汰,还不如主动改变,以利家族在朝堂上立足!” 温体仁这时候说道。 “如此的话,我们只能辞官!” 李觉斯这时候回了一句,且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十分沮丧。 因为在他看来,大明的确已不是以前那个大明,自从天启皇帝登基后用奇技淫巧治国开始,天下儒教就开始在中土失去他的正统之位,连士大夫们也因为国家的利益与自己家族的利益开始背叛儒学。 这自然让他十分痛心,也不能接受这一切,他不明白,圣人的学问怎么就不合时宜了。 “那我也辞官吧!” 刘宇亮也跟着回了一句,他和李觉斯一样感到痛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