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最打眼的,却是边城中最大的钱庄和银楼的名字。 安康钱庄、安康银楼... 这名字起的不得不让靳青想入非非。 用深邃的眼神看了宋安康很久,靳青扛起宋安康后拔腿就跑。 这绝对不会是巧合,反正她不接受任何其他可能。 宋安康则在靳青肩膀上扯着脖子尖叫:“反了、反了!” 为什么又是向正东方跑,他们这辈子还能到京城么。 新都的一所大宅里,刘氏和小赵氏正围在桌子边急的团团转:“再让管家出去打探,看看皇城中有什么动静。” 其他几个娘娘也紧紧的绞着手中的帕子,脸上满是担心。 谁能想到,她们姐姐居然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只三年的时间,便将铺子开遍了整个安国。 可惜没有了内忧外患后,新皇便越发惫懒,不但延误早朝,甚至还开始大肆任用会溜须拍马的奸佞小人。 由于新皇想要个观景台,于是便消除了三年不收赋税的旨意。 之后更是在一年间三次提升赋税。 那个时候, 孙如梅就告诉家中的女人们,扒了后院的水车,开始在后院种粮种菜。 没事的时候,绝对不可离开后院。 因为后院有靳青留下的禁制,若有外人想要硬闯,瞬间就会化为灰烬。 都是冷宫中待过的人,对于这点并没有提出异议。 不就是不出门么,她们在冷宫里都饿不死,更不要说在有人伺候的宅子中。 所幸新皇还要些脸面,并不打算明抢孙如梅名下的产业,而是打算以德服人,让孙如梅自己将产业献上来。 孙如梅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会赚钱,但凡她插手的产业最后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不到两年时间,便成了安国首富,也难怪新皇火急火燎的惦记。 见孙如梅不出门,新皇顿时来了气,当即派人去查孙如梅的底细。 哪想到拍出来的这个内侍,却和李氏接上了头。 这些年,李氏一直担心自家儿子的安危,总想去将人寻回来。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可天底下哪有人能比皇帝的消息更灵通。 于是,李氏暗戳戳的联系上内侍,告知对方自己的身份,顺带着将孙如梅骗了出去。 ------------------------------------- 放个开头,却对不是蹭字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