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光芯在军工航天上的应用(求月票!)-《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2/3)页

    以国内芯片制程工艺,军工航天丝毫不受影响。

    “那稳定性呢?”周处长追问道。

    “目前光芯虽然还是第一代,但技术基本已经成熟了,至于稳定性,光芯的材质周处长应该清楚吧?”陈灏淡笑道。

    对军工航天行业来说,性能虽然重要,但却不是第一位。

    真正第一位是稳定性!

    一定要可靠!

    为什么这么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扎根在我国西北处的那些科研机构最怕的就是实验失败,因为失败就代表着有风险,牺牲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即便是面临着这么大的风险,在一穷二白、用手计算的年代,我国科研先辈们依旧没有退缩。

    想起光子屏的性能,周舟松了口气,脸上缓缓露出笑容,“差点忘记了,光芯用的材质也是金刚石,金刚石的稳定性、坚固性确实很好。”

    看周处长这么满分的模样,陈灏大概也知道光子屏在军工上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这种革命性的材料,用在手机、电脑这类的消费电子产品上,其实是一种浪费。

    他们真正绽放光芒的是军工航天行业。

    虽说军方研究院也有大致的猜测,但总归要得到陈灏的亲口承认才让人放心。

    这种领域,不怕麻烦,谨慎点好。

    最后,也就是他这趟的终极目的。

    “至于合作上,我们这里有三种方案,陈校长要是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尽管跟我说,只要不伤了和气就行。”

    从三种方案就能看出国家是非常在意且重视陈灏,生怕让光华这里感觉到委屈。

    可是等周舟说完,陈灏给他的回复却是让他大为吃惊。

    “周处长,我选择第一种方案。”

    “这……”周舟万万也没想到陈灏会做出这种选择,甚至他选择违背了单位条例提醒道,“陈校长,选择第一条会……会吃亏不少的,你要不要再好好想想?”

    第一条合作方案是让光芯研究中心派出专人配合军方研究院改良并适配相关地方上,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生产情况预付一笔专利费。

    相比后面的两个方案,第一个算是有些吃亏了。

    “这样就挺好的了,我相信国家不会让我们吃亏的。”陈灏很洒脱得一笑,“再说了,当初建立光芯研究中心的时候,就制定了条款。”

    “光芯这一块产生的所有收入都不会划入光华大学亦或是我的名下,而是由新成立的光芯产业建设发展基金会持有,用于提升光芯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以及推动芯片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当然了,还有一句话陈灏没有说出口。

    这种军工航天领域,还是不要涉及太深为好,技术交付给国家,后面怎么使用、用到哪里、用了多少他就不必知道了。

    陈灏不提这个周舟都快想不起来了,顿时肃然起敬,向陈灏敬了个礼,“陈校长,我周舟没服过几个人,您算一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