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6回:取武关中-《三国忽悠记》


    第(2/3)页

    要说白雀也不是没有别的心思,只是越近武关越感觉武关无法挡住此路大军。

    因为越近武关,越想起波才率领自己前往函谷的时候,那时候意气风发,八万大军,对拿下函谷谁不是信心满满?

    这才多长时间?八万大军出关,竟然只剩下五百人而还,这叫白雀如何不害怕彭羽的战斗力。

    想到这里,突然白雀想起一事,立即向彭羽郭嘉禀告,以示自己的忠心“将军,潼关溃败之时,波才曾想武关告急,寻求支援,可援兵迟迟未到,现在快近武关,恐怕将军还要小心提防,以免被其撞见。”

    对于这个消息倒是让郭嘉、彭羽有些意外,倒不是担心武关的战斗力,而是意外既然波才求援武关,按照时间来算,武关应该早已接到求援消息才对,可为何武关却迟迟没有动静呢?

    原来这就是张曼成与波才自己的龌蹉了!

    要知道这波才取代自己担任左路之帅,张曼成虽有怨言,却依然选择了服从;这左路之帅波才领军出征信心满满,指挥若定,让自己守城,张曼成虽有些不满,却依然选择了听从;在如此情况之下,你波才领军出征不过月余,就派人回武关告急,这分明是调自己前往前线,而且不能分功劳。

    打胜了是你们的事,与我张曼成没有丝毫关系,因为大胜之后,没人再会记得张曼成的援兵,只会记得波才的指挥若定!

    在如此情况下,你领八万大军刚刚出征,就跑来说情况危急?别说八万人,就算八万头猪,这三关之地如此之人,让人家砍,一个月也砍不光啊。

    所以张曼成断定,此乃波才借机削权而已,让我拱手让出武关,再让援军归他人指挥,如此双管齐下,我张曼成岂不是死了更好?

    经过一系列分析之后,张曼成以武关乃是黄巾要地为由,以自己身为武关主将号令,坚守武关,不得踏出武关一步。

    这些分析可不是张曼成得出来的,而是其他跟随自己日久的渠帅们联合得出的,张曼成属于猛将,换句话说智商不高。

    接到波才的求援之后,众渠帅皆是心中惶惶,波才领军八万尚且危机若斯,那个渠帅愿意带领本部前往救援波才?当然是谁都不想去,所以众人联合商议出一项决策,将此事说成削权行为,张曼成一听,那还得了,当即就号令不得出关半步。

    众渠帅自然一口一个英明,反正到时候波才归来,问罪之时,咱们这些人都只是听令行事,要斩就斩张曼成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