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五老入阁-《大明征服者》


    第(2/3)页

    当然历史早已经改变了,这个倒是无需深究。

    朱厚炜在盘算,这五个人能得到杨廷和的举荐,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资历足够!

    “杨阁部举荐五位大臣入阁,诸位臣工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所有朝臣都明白了朱厚炜的意思,就是这次杨廷和举荐的内阁人选不需要廷推,直接在这次朝会定下来。

    于是众臣纷纷附议,这等于是废话,在这节骨眼上谁会反对,这要是反对谁,那这梁子可就结的深了,没有利益冲突便去结仇,可不符合官场上的中庸之道。

    当然朝臣当中也肯定会有不满,不满的原因就是人数,内阁的阁老就那么多,这下一次性举荐五个,要是任用三四个,那么内阁或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新的人选入阁,这对于那些觉得自己有资格或者努努力再熬几年的大臣来说,就不是那么痛快了。

    “既然诸位臣工没有异议,那本王就特旨允准杨一清、蒋冕、陆完、翟銮、靳贵五人入阁!”

    朝堂哗然,杨廷和自己都无比诧异,他举荐五人,五人全部入阁?按照他的本意,能入选三个就不错了,举荐五人无非是给朱厚炜选择的机会罢了,谁能知道永王竟然这么给面子……

    只是如此一来内阁直接人满为患,杨廷和此刻倒是有了点无语和郁闷……

    朱厚炜连点五人名字,实际上也是给内阁排定了座次,杨廷和首辅,梁储次辅,杨一清三辅,依次类推,最后一位的靳贵,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常规递进的话,这辈子基本和首辅是绝缘了。

    五位新阁老出列谢了恩,杨廷和便再次出列道:“臣奏请复职原户部尚书王鏊……”

    王鏊这个人朱厚炜还是有印象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正德元年入阁。

    这家伙是个牛人,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只可惜殿试的时候混了个探花,要不然就是三元及第的一代传奇,后世名声响亮的一塌糊涂的唐寅唐解元在他面前还不够份量。

    毫无疑问王鏊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正臣,数次出手搭救被刘谨迫害的尚宝卿崔璇、致仕的吏部尚书韩文、还想刘谨想干掉的刘健、谢迁和杨一清等等重臣,不过都因为王鏊拼死斡旋,这才纷纷逃过一劫。

    这说明什么?说明以王鏊的资历,就算跋扈如刘谨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