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崇祯十七年-《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3/3)页

    时局发展变幻的太快,局面都已经威胁到各自军头的根本利益了,他们谁都不会舍不得银子。

    别说齐鲁的刘泽清了,就连跟秦朗有过世仇的刘良佐,都派人来岛上采购器械,秦朗照样卖东西给花马刘。

    升级之后他的‘经验槽’就来到了一千万两银子,这什么概念?就他一天每天一万七千多两的系统资金,不靠外快的话,那要五百多天才能升级啊。

    这可不行。

    外快必须拉高。

    在战事还没开启的现在,军火买卖就是一大暴利。

    靠卖军火器械就养活了全岛全军上下,那还真不是瞎话。

    郁洲山岛的军械成本本就低廉,当然,这点上还比不得我大明。

    以万历朝来论。

    大铜佛朗机每座银14两6钱1分,这里是“道册”价钱,“司册”要贵一点,15两2分。

    小铜佛郎机每座银6两1分,司册8两二钱。

    铜子铳每个4钱5分。

    铁碗口铳每个银3钱9分。

    百子铳每门银1两3钱4分,司册1两7钱7分。

    鸟铳每门银9钱。

    这他娘都廉价到钻地三千尺了。

    谁叫人家大明朝不算人工费呢,一切都只看成本,因为人工太便宜了。官府自己的规矩,军匠每月三斗粮到一担粮,明晚期以来,普遍都是三斗粮。

    这还有屁的人工耗费啊,也怪不得大明朝官造军械的质量每况愈下,老子肚子都吃不饱,还给你干个棒槌。

    秦朗这边的军造局,造价本就低廉,按照市场价买卖已经赚不少了。现在局势一紧张,军械价格月月上扬,他就赚的更多了。

    大把的银子入账,秦朗才能更好的从江淮江南购入所需的各类物资,一座座仓库在岛上建起,那不是白造的,它们全都要用来储备物资。

    而原因,不言而喻。


    第(3/3)页